趣健行感謝天下雜誌-吳婉瑜紀實參加2016/02/02-02/13七頂峰~非洲第一高峰東非吉力馬札羅山(馬蘭古Marangu可樂攀登路線)暨野生動物大觀之所見聞於天下雜誌第592期(紙本雜誌請翻閱P.164-169)!
炎熱赤道的第一高峰,山頂卻終年積雪。吉力馬札羅山,是海明威沒能登上的「上帝居所」,海拔五八九五公尺,沿路上緩走慢看的,是自己的心。
我是因為喜歡美國作家海明威。
海明威高中畢業後就擔任記者,也是作家,一九五三年、他五十四歲時,以《老人與海》獲得普立茲小說獎,隔年獲諾貝爾文學獎,六十二歲自殺身亡。
他有一篇半自傳式的中篇小說,名為《吉力馬札羅的雪》。光是名字,就很令人嚮往,有記者下標的反差,在炎熱赤道旁的第一高峰,山頂卻終年積雪。
「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,海拔一九七一○英尺,頂部長年被冰雪覆蓋,被肯亞和坦尚尼亞的遊牧民族馬賽人稱為『上帝的居所』,」海明威並沒有登上吉力馬札羅山,只是在這座山邊的草原上,描寫一位作家在受傷感染之後瀕死,在半意識的狀態中回顧自己的一生,後來被改編成電影《雪山盟》。
二○一六年二月,台灣十七人組團攀登此山,年紀最大六十六歲,最小二十二歲。有人是懷著浪漫的小說情懷,也有台大EMBA登山社「曉天下」要挑戰自我;一對新婚夫妻選擇來此度蜜月;兩對父子檔計劃共同登頂;兩個來自屏東的牙醫師想脫離工作常軌,遠離塵囂;科技公司專案經理則想嘗試不同的旅行體驗。
帶隊的趣健行創辦人楊晴媚是登山好手,將興趣做成事業,首創台灣海外登山之風,推出七大洲第一高峰登山系列的旅遊行程,「近幾年,台灣愈來愈多人到海外登山,想要挑戰自我,實現夢想。」
東非遊牧民族馬賽人說,吉力馬札羅山是上帝的居所。
3700到4700公尺的高原沙漠,一望無際,還會下起小冰雹。
人照顧人 非洲登山文化 比台灣還嚴謹
走馬蘭谷步道(Marangu Route),從登山口到兩千七百公尺的曼達拉山莊是熱帶雨林,很像台灣夏天的山,樹蔭高大、常年翠綠,溫度涼爽。各國登山友穿著鮮豔羽絨衣點綴其中,朝氣蓬勃。
來這裡爬山見識了非洲登山文化,很汗顏地說,這裡的山屋及制度規章都比台灣好。台灣只有一字排開大通舖山屋,一床挨著一床,打呼聲此起彼落;這裡的山屋是四人或六人一間,乾淨且舒適,床墊是藍色格子布的軟墊。
左圖:每間山屋屋頂均裝有太陽能板(攝影陳文熙)。右圖:非洲的山屋比台灣山屋還好,4到6人一間,有軟墊可睡。
事權統一的國家公園,對於領隊、嚮導、挑夫、廚師,都有詳細規定例如,一行十七人需雇用一位領隊、七位副嚮導、三十四位挑夫含廚師,每位挑夫背重不可超過二十五公斤。來自歐洲、日本、韓國、美國的各國登山隊,都須遵循國家公園的規定。
挑夫不和登山隊走,等你到了山屋,行李已經先行一步抵達。最令人感動的時刻是早茶。每天早上六點會有人敲門問:「茶或咖啡?」這時端上一杯熱咖啡,比黃金還珍貴。門外擺有每人一盆熱水洗臉,這對於五天沒洗澡、只有冰水可用的登山客,不僅溫臉也暖心。
嚮導或挑夫趁空,用紅、藍塑膠瓶蓋下棋。
每天中午便當都有炸雞腿、蛋、芒果汁及餅乾、水果可享用。
從溫帶花園到沙漠高原 緩走慢看的是自己的心
從兩千七百公尺到三千七百公尺的賀隆坡山莊,如同進入一個溫帶花園,在一片灌木叢林間開出滿山遍野的奇珍異樹,包括黃色的雛菊、火把蓮、紫色的花、白色的帝王花(Protea),最特別的是俗稱冰淇淋樹的Senecio Kilimanjari,是只有在吉力馬札羅山才看得到的樹種。緩走慢看,這一天不知不覺中就到了賀隆坡山莊。第三天,從三千七百公尺到四千七百公尺的奇寶山莊,是一望無際的高原沙漠,陽光照射在一層堆疊一層的黃沙上,像一波又一波黃色海浪,遠從天邊綿延到腳下。
左圖:帝王花(Protea)在山上盛放。右圖:俗稱冰淇淋樹的Senecio Kilimanjari,是此地的特有樹種。
登山很特別,既是團體活動、也是一人修行。雖然要彼此相互照顧,但大部份時間都是一個人跟著隊伍走路,有很多的時間和自己對話。走在乾冷荒漠裡,安靜得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,想起了中年之前的人生經歷,也像是過了一山又一山。
但天有不測風雲,在四千公尺左右下起小冰雹。整隊穿起雨衣、雨褲,還拿傘,因為若全身濕了,身體就會失溫。登高山,是一種苦其心志、鍛鍊體魄的魔鬼訓練,同行的兩位父親很用心地送給孩子這樣一個成年禮。即將從台大畢業的孩子在登頂後,穿上學士服興奮地拍照留念。
奇寶山莊是最後一個山屋,接著就要攻頂了。因為預防高山症,吃了丹木斯,副作用是利尿,每天晚上都要戴頭燈摸黑上廁所,一抬頭總是滿天星星,看得見銀河帶、數得出北斗七星,是意外的收穫。
目標五八九五公尺 極地冰雪,上還是不上?
登頂前的崎嶇雪路,每一步都是挑戰。
晚上十一點,大家整隊出發攻頂,每個人只看見頭燈照的腳下那一方寸,跟著隊伍往上走,因為是火山礫石,難度比前幾天高,有兩位隊友因為身體不適,選擇撤退;也有人頭痛、嘔吐三次,仍然堅持繼續爬山。到了早上八點半到九點之間,大家陸續登上五八九五公尺的最高點。
將近六千公尺的火山頂上的雪路、雪地、雪山,是前所未見的奇景,沙與雪共存,才領會馬賽人的形容,「這是上帝的住所,這是一座閃閃發亮的大山。」
如果說,我喜歡海明威的作品,不如說是喜歡他作品裡的強悍生命力。此行之前,沒有一定要登頂,但站上了近六千公尺的頂端,空氣景色都乾淨如水晶天堂,如幻似真,自然是欣喜若狂,也算實現吉力馬札羅山之夢。
2016.02/27(六)~~水田林道鴛鴦谷瀑布登那結山~~報名中
2016.03/26(六)~~春遊黃金山稜劍龍稜鋸齒稜~~報名中
國外
對於熱愛戶外的我們,在上山要怎麼吃呢!營養師敏玉建議,早餐ㄧ定要有澱粉類的食物,因為澱粉類會轉換成糖分,其中ㄧ種糖分為葡萄糖,扮演著鬧鐘ㄧ職,喚醒睡夢中的您,開始一天的行程。行進間每1-2小時必須在補充,可以適量補充堅果類歐!晚餐則建議多食用些豆蛋魚肉,還有不要忘記水分的補充。
下山後ㄧ週,肚子好像都呈現無底洞的感覺,怎麼吃都吃不飽,對於怕胖的我們要怎麼辦呢?
這個時候,吃飯的順序就很重要了,建議可以先將蔬菜的量增加,先提升飽足感,並選擇熱量較低的肉類,澱粉類可以最後吃並減量,慢慢調結到原本的食量。
這樣用餐方式,不但可以減緩飢餓感,也讓我們好不容易從運動中減少的卡路里,永遠跟它 say Goodbye...
其他相關的營養內容,期待下次再與大家分享....